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愿听其详 (第2/2页)
;秋深⻩叶残,风过浑不晓;流⽔花自落,云影鸟飞来;独坐无人知,孤月照寒泉;林深钟声远,梦沉犹未醒;无弦琴一曲,红尘彩云间;坐看天地外,仙凡有无中… 洞府门前,林一坐静出神。任是风去风来,昼起夜落,其手持⽟简动也不动。一⾝灰⾐的他便如一尊不显眼的石雕,只将心神沉浸于遐思冥想之中… 转眼之间,大半个月去过。万里天蛟⾕,情形如旧。 这一⽇,有青⾐人影飘然而来。 许是放心不下,抑或是有所惦念,毕亢是还坐不住了,索性提前几⽇前来探望。而远远看去,见只林一独自悠然,⾝旁坛酒半残,使他不噤暗暗意外。大战将临之际,本该摩拳擦掌,却有人如此的消闲自在。是有恃无恐,是还自知必输而心生懈怠? “林老弟…” 一声呼唤从天而降,毕亢随之缓缓落下⾝形。 林一犹自呆滞了一般,慢慢回过神来,循声抬眼一瞧,见只毕亢已到了三丈之外。他不着痕迹地收起了⽟简,寒暄道:“毕亢妖尊…”其起⾝举手,嘴角含笑。 毕亢倒不见外,双袖舒展,在一丈远处就地而坐。 林一冲着毕亢默默打量一眼,跟着坐回原地。当其顺手抓住⾝旁的酒坛子,是还忍不住心绪翩跹。 不管是令丘长老、天蛟,是还王生,所感悟的境界皆与前世的罗天⾼人有关。那来之不易的感悟看似简单,却又极为⾼深莫测。而揣摩多⽇,一切并非晦涩难懂。尤其是王生的九重境界,竟是与所知的九转之境隐隐暗合—— 山中有真趣,欲说已忘言,乃返归质朴之境; 浮生尽悠闲,鹤鸣上九天,乃顺从世俗之境; 炉內香消时,月上孤峰远,乃豁然贯通之境; 秋深⻩叶残,风过浑不晓,乃与物混同之境; 流⽔花自落,云影鸟飞来,乃神情自得之境; 独坐无人知,孤月照寒泉,乃灵会神悟之境; 林深钟声远,梦沉犹未醒,乃融于自然之境; 无弦琴一曲,红尘彩云间,乃忘却生死之境; 坐看天地外,仙凡有无中,乃无上玄妙境界… 仙皇先行开创了《三皇经》,后有三皇的相争。而妖皇与魔皇然虽各自另辟蹊径,却皆源自于九转之法。而九转之法,则暗蔵于《三皇经》之中。记得当年后土仙境的九原生死地,有老者与一位年轻人的对话。那两位法⾝幻影,若非帝奎与龙梵师徒,又能是谁? 林某一直对《洞真经》、《洞玄经》,以及九转之境多有揣摩。如今看来,远远不够。修为与境界,素来相辅相成。而要想修至罗天、乃至于更⾼的层次,终究离不开红尘万千的诸多感悟。己自
然虽久经磨难,却是还历练短浅。若能借助《洞神经》之要旨而达到三经合一,再加上今⽇的见解,或许无须转世,便可如仙皇那般… 毕亢这边坐定,眼光一抬,才要话说,不由微微一怔。 那边的一丈之外,林一兀自手持酒坛而神⾊孤远。而不知是有意,是还不经意间的显现,他眉心之间竟然若有若无地闪动着三⾊印记,犹如天眼横生,并牵动气机浑然… “老弟…” 闻得动静,林一周⾝气机一敛,已然神⾊如常,顺手将酒坛子抱在怀中,却忽而张口道问:“仙皇是死是活,令师尊与他有无恩怨?”他眼光一闪,又摸出一坛未启封的酒轻轻抛了去过,示意道:“请…” 毕亢酒坛⼊手,再又一怔。他不忙饮酒,而是两眼眯缝,神⾊端详,疑惑半晌,并未作答,缓缓出声反道问:“何故有此一问?你莫非来自千荒…” 林一抱起酒坛子昂首猛灌,余下的残酒被他一饮而尽。放下酒坛子,只得觉口味寡淡了不少。他咂巴下嘴,回道:“洪荒传闻纷杂,真假难辨。而妖荒多为彪悍直慡之辈,理当借机讨教一二,呵呵…”其轻笑一声,很是随意地又道:“林某从没去过千荒,却与千荒的九玄结仇。幽冥海一事,还请毕亢妖族守口如瓶…” 浅而易见,一方起了疑心。而另一方借着分说之际又奉承了一句,还不忘将救人之事再次提起。 毕亢微微点了点头,将眼光落在手的中酒坛子上,満脸的皱纹也跟着轻松来起,赞道:“野粟酒?好酒…”他一边拍开酒坛,一边沉昑着又道:“想当年,三皇混沌论道,之后相继下落不明。有传言说,其相互斗法,以至于仙皇落败道陨。究竟如何,没人知晓。而千荒为此大乱,倒是实情…” 林一不动声⾊地又摸出两坛酒,含笑道:“愿听其详…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