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踌躇不定 (第1/2页)
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踌躇不定 万山,地域广袤,险峰林立,莽莽苍苍不下万万里。其间不乏天材地宝无数与珍禽猛兽,更有无数洞天福地,乃千荒名闻遐迩的一方所在!无他,此处乃道家起源之地。 据传,上古年代,妖魔横行,凡人虽为灵长之首,却渐渐势弱。有不甘沉沦者,胸怀⽇月星辰之志而参天悟道,集众法之长,补己⾝之短,最终另创道法而惠及天下。后至远古,以帝奎为尊,与妖皇蛟季、魔皇玄霄并驾齐驱。 洪荒自此三家鼎立,直至今⽇。 不过,妖、魔、道看似迥然有别,追溯来起却又同宗同源,相互之间难免会有纷争。三家曾为此翻脸,并⽔火不容,以至于起起伏伏持续了无数万年,虽说来后不了了之,而帝奎仙皇却从此不知所踪。好在另外两家随之偃旗息鼓,使得八荒重归于往⽇的安宁之中。 如今的千荒,没了帝奎仙皇的坐镇。而仙皇留下的万山道统尚存,往⽇的门人尚在。有千荒三圣之称的九玄,更是自诩为仙皇的嫡传弟子,并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仙皇当年的洞府而⾼⾼在上,俨然便是一方至尊。而其修为通玄,法力莫测,再加上门徒的拥戴,倒也名至实归!后以如何不敢讲,至少他眼下乃是千荒的第一人! 万山群峰之中,当以天都峰为最。其峰⾼万丈,巍峨而又神秘不凡! 在天都峰的半山腰,横出一块大巨的飞石。其上云遮雾绕,气象万千,端的一处玄妙所在。而此处临崖而居的洞府,便为当年帝奎仙皇所有… 此时,在洞府的门前,有两人一坐一立。 其中束手而立的中年人,留着黑须,相貌寻常,脸上带着几分庆幸之⾊;端坐着的老者,须发银⽩,皱纹刀刻,鹰钩鼻子,神情稍显阴沉。 两人在对话—— “师尊!如上所禀,乃弟子亲眼所见。妖皇自创九转之法,如今去向不明…” “当年的三皇虽有相争,却也曾彼此坐而论道。妖皇与魔皇由此而悟,并相继有所收获。眼下看来,那所谓的‘九转天罗’,竟然真有其事!尘炼子,你此行不虚…” “有师尊运筹帷幄,弟子不过依计行事罢了!所幸败露之时躲⼊地下,直至五年后才见机脫⾝返回…” “嗯!有了‘九转天罗’之法,终于多了一条突破洞天的途径…” “师尊!其法不明,又该如何?” “妖荒的毕亢、角霸等人,对‘九转天罗’多有不知。我等则无须加以理会,却不妨关注中野魔城的动静。魔皇门下的青叶与凌道相争已久,或有相关捷径,犹未可知…” “弟子这便前往中野…” “不必了!天权子与开阳子早已前往中野多时…” “两位师弟前去寻人,至今未见回音…” “无妨!要只那小子来到洪荒,不愁他有没现⾝的时候…” “师尊!在妖皇洞府之时,有青龙盘柱… “哦…” “…”“尘炼子!你即⽇启程前往中野,并转告天权子与开阳子,那青龙或许与林一有关,但有所见,定要设法予以擒获。若有意外,当及时回禀…” 中年人躬⾝称是,转⾝离去。 老者默然半晌,两眼中透着莫测的深沉,扶须自语道:“无论是‘九转天罗’,是还《三皇经》,我九玄都志在必得!只不过,除了那个林一之外,仙域究竟来了几人…” … 九天门径的开启关闭之际,从仙域过来了几人? 记得有雨仙子、圣女暮云,有还师⽗⻩婆婆。而现如今,却只剩下了己自一人。至于那个坏小子,这辈子都见不着了。眼下回想来起,他倒是“坏”得有情有义。而无论与否,不管是非恩怨,过往的一切皆随风去了。后以的路,又将如何呢? 一株古树下,一道红粉的人影茕茕立独。其容貌精致,双眸似⽔,神⾊中怅然所失。她曾名为千尘,又名花尘子,来后索性自称为尘子。 尘子偕同⻩婆婆穿行九天门户之时,彼此就此失散。当其独自沦落于此,方知到了魔荒之中。渐渐获悉八荒之无边无际,她茫茫然一时没了去处。 个一女儿家,凭借着天仙的修为,在仙域尚可来去自如。而魔荒却強手如林,稍有不慎便将给己自惹祸上⾝。 为免不测,尘子寻了人多的地方暂且落脚。企图自保之外,或可借机探听多方的讯息。既然一时难以寻找⻩婆婆的下落,不妨于守候中等待着转机。故而,她每⽇都在古树下徘徊良久,于无助中回味着去过,在感喟中憧憬着未知的将来! 下方的山⾕间,则是一方数十里的集镇。说是集镇,不过是一片蜂巢状的洞府群落,乃魔荒修士聚散之地,并有个怪异的名字,魔皇⾕。而此处并无魔皇,借势借名而已。据传,当年的魔皇在此修炼过。而魔皇的嫡传弟子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